產品介紹
使用說明
技術參數
傳統(tǒng)的電桿生產工藝存在勞動強度大、 廢料多、生產環(huán)境較差等問題;生產企業(yè)面臨招工難、產能低等困難。針對該情況,我們對電桿生產線進行了改造,成功地研制了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。該技術具備自動化程度高、勞動強度低、產能大、產品質量穩(wěn)定、生產環(huán)境好等諸多優(yōu)點,F將該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點與應用情況與大家分享。
一、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的優(yōu)點 1. 改善生產環(huán)境;炷磷詣颖盟臀沽舷到y(tǒng)改變了傳統(tǒng)的開模灌料方式,通過先將鋼筋骨架放入電桿模具內,裝好模具,再進行混凝土泵送,這樣無需人工下料,杜絕了落地料,現場環(huán)境得到大大改善。 2. 降低勞動強度。應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電桿時?跓o殘留混凝土,便于脫模、清模,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。同時,提高了勞動生產率,目前該系統(tǒng)生產運行正常,班產可提升一倍,平均每小時可生產10~12條電桿,提高了生產效率,增加了人均出桿量。 3. 降低生產成本。該系統(tǒng)一方面減少了落地料,避免了混凝土浪費;另一方面,減少了?诿蘩K的用量,避免了模具變形,延長了模具使用壽命。 4. 提高產品質量,使產品質量更加穩(wěn)定。該系統(tǒng)因采用先合模后泵送的方式進行混凝土喂料,模口無殘留混凝土,使模口跑漿等質量問題大大減少。同時,該系統(tǒng)利用電腦控制程序自動計量下料,控制精準、下料均勻,保證了產品質量的穩(wěn)定。 二、結論 1. 采用“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”生產電桿,具備自動化程度高、勞動強度低、產能大、產品質量穩(wěn)定、生產環(huán)境好、環(huán)境污染少等諸多優(yōu)點,具備很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。 2. 應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預應力電桿時,不放置架立圈,也可滿足GB4623—2004的質量要求。 3. 為了更好地推廣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技術,建議在今后標準修訂時,修改相關條款,允許生產企業(yè)在采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預應力電桿時,不設架立圈。 |
應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非預應力電桿
應用該系統(tǒng)已生產了三萬余條非預應力電桿,其外觀尺寸、力學性能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以及鋼筋位置均符合GB4623—2014《環(huán)形混凝土電桿》的要求。其成型過程分解如下: 1. 將焊制好的電桿骨架放入已經涂刷脫模劑的電桿模具內進行合模。 2. 將模具放到計量小車上,按下前進按鈕使計量小車運載模具前行,將泵送管道送入模具,當泵送管道前端距離模具最前端30cm時,停止運行,然后按下后退按鈕,使計量小車運載模具后退,同時啟動液壓泵送系統(tǒng),進行泵送混凝土喂料,直至混凝土喂料量達到設計要求,此時,泵送管道全部退出模具,泵送喂料結束。 3. 將喂料完畢的模具吊至離心機上進行離心成型,然后放入養(yǎng)護池進行蒸汽養(yǎng)護。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,該生產工藝與傳統(tǒng)的生產工藝相比有很大不同。傳統(tǒng)的生產工藝是先在下半模中放入鋼筋骨架,然后澆灌混凝土,再進行離心、蒸汽養(yǎng)護等,而泵送工藝是先將鋼筋骨架放入模具合模后,再將混凝土料通過泵機和泵送管道送入模具內,最后進行離心成型和蒸汽養(yǎng)護。 應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預應力電桿 在預應力電桿生產過程中,由于內部架立圈通過綁扎固定,不如焊接成型的非預應力電桿骨架牢固,易出現架立圈移位現象,其成型過程分解如下: 1. 首先錨固預應力鋼筋,然后將架立圈、螺旋筋與預應力主筋綁扎牢固,放入已經涂刷脫模劑的電桿模具內,合模后進行張拉。 2. 張拉完畢后將模具放到計量小車上,按下前進按鈕使計量小車運載模具前行,將泵送管道送入模具,當泵送管道前端距離模具最前端30cm時停止,按下后退按鈕,使小車運載模具后退,同時,啟動泵送系統(tǒng),進行泵送喂料,直至泵送料量達到設計要求、泵送管道全部退出模具,泵送喂料結束。 3. 將喂料完畢的模具吊至離心機上進行離心成型,然后放入養(yǎng)護池進行蒸汽養(yǎng)護。 4. 在泵送喂料過程中,以預應力12m電桿為例,當泵送管道前端行至距離電桿模具前端6m左右時,泵送管道約有6m的長度處于懸臂狀態(tài),而且內部有混凝土料,泵料管道前端在重力的作用下發(fā)生下垂,并且觸碰到底部骨架。在持續(xù)前行的過程中,懸臂部分越來越長,管道前端會對底部骨架造成摩擦,甚至會把與主筋、螺筋綁扎在一起的架立圈碰倒,出現移位(由于非預應力電桿骨架通過焊接成型,比較牢固,即使有摩擦,架立圈也不會被碰倒),這樣易造成預應力主筋并筋,影響產品質量。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,對泵送生產工藝、預應力電桿的骨架結構與受力特性進行了以下研究: ①根據GB4623—2014中5.2.1.8的規(guī)定:除采用滾焊骨架外,縱向受力鋼筋內側應設架立圈。傳統(tǒng)生產工藝中,是先將預應力鋼筋預拉后,再將架立圈與螺旋筋進行綁扎,最后開模澆灌混凝土,這時架立圈作為構造筋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,可以防止在澆灌過程中混凝土將主筋壓住造成移位或者并筋,影響產品質量。所以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將架立圈與主筋、螺旋筋綁扎牢固,才能確保在澆灌混凝土、預應力鋼筋張拉過程中預應力主筋的位置不偏移,處于設計位置。 ②應用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生產預應力電桿時,需先將架立圈、螺旋筋與預應力主筋綁扎牢固,放入模具內進行合模、預應力鋼筋張拉,然后泵送混凝土。因張拉后預應力鋼筋已經處于設計位置,而且泵送過程中管道是在模具與鋼筋骨架中間穿行喂料,混凝土是自骨架中間向四周擴散,所以不會對預應力鋼筋的位置產生不良影響,這種情況下架立圈已經起不到支撐作用,反而會影響預應力電桿的成型。 ③以預應力電桿生產為例,應用泵送工藝后,工藝流程如下: 傳統(tǒng)工藝流程:攪拌混凝土→清模→骨架綁扎→預應力鋼筋預拉→混凝土喂料→合模→預應力筋張拉→離心→蒸汽養(yǎng)護。 混凝土自動泵送喂料系統(tǒng)工藝流程:攪拌混凝土→清模→骨架綁扎→預應力鋼筋預拉→合模→預應力鋼筋張拉→混凝土泵送喂料→離心→蒸汽養(yǎng)護。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傳統(tǒng)工藝是在澆灌混凝土后進行合模以及預應力筋張拉,而新工藝是先進行合模、預應力筋張拉,然后合模泵送混凝土。 該系統(tǒng)試生產了一批不同規(guī)格的預應力電桿,規(guī)格型號包括:Φ190-10m、Φ190-12m、Φ190-15m。生產時未放置架立圈,并依據GB4623—2014的要求檢測了力學性能及保護層厚度,主筋布置均勻,均處于設計位置,所檢項目均符合GB4623—2004的質量要求。 |
|
熱門資訊 / NEWS
- 03-19· 水泥管模具應裝配哪種連接螺
- 03-14· 水泥管模具跑輪失圓問題的修
- 10-20· 某廠家水泥管模具的質量問題
- 08-19· 韓建河山贊比亞公司首根混凝
- 06-15· 水泥制管設備安全操作工藝技
- 06-01· 水泥制管機生產預應力管的一